向藝術獻祭的「三牲」 在聊《家將》這張特別的作品之前,我想先聊三牲獻藝這個團體。 「這是一支只能在台灣長大的樂隊⋯⋯」團內的成員是用一句如此鮮明直白的句子定義自己。 三牲獻藝:一切從藝閣說起。 台灣近三百年廟會歷史中,藝閣上扮演過各式各樣的神話戲劇人物,藉此呈現民間傳說或小說戲曲之故事情節,不但在藝術展演於民間深根發揮力量,更有資訊傳達寓教意義。 身為台灣人,我們開始思考如何挖掘並傳承文化,延續這樣多元展現的創作精神;此次特別邀請音樂圈重量級三大電音製作人與神靈系藝術團隊,各自迥異的風格,搭配傳統文化採集,製作全新的混種作品,並開始一系列的文化長程計劃。 三位成員在音樂中化身為三種祭品,分別代表海、陸、空。 「三牲」是台灣人在祭拜祖先和神靈時使用的神。一般情況下會用三種肉類,分別來自陸地、水生、鳥類。 三位老師揹著一長串看不完的勳章及顯赫的經歷,謙卑的化為獻祭使用的牲畜,將自己獻給音樂、獻給台灣藝術。 也難怪在《家將》這張塞了爆滿電子配器的作品中,依然感受到了非常PURE的土地認同感。 非常貼近音樂內容的專輯封面設計 兼具摩登感與時代感的「家將」 日光燈管的破碎 、大廟辦繞境的嗩吶、拖鞋大方的摩擦,沒有文字的音樂就像是沒有字幕的外文電影,這時你得真把音樂當語言來使訊息量及說服力才有可能飽滿。 大部分曲目的編曲動機對我來說是有點未來感的,與時不時把你抓回來的嗩吶聲形成一個有趣的衝突。 印象中這種嗩吶聲總在我學生時期午休時間的時候會響起,自有一種怡然自得的律動,像極了走起路來老神在在的家將們。 專輯裡我最喜歡的歌是第五首〈無咎〉——大量的運用一些器物破碎或是生鏽的齒輪勉強轉動的聲音搭配一些泛音的對點,感覺像爬在破碎中狼狽地找尋一小部分的完整,在聽覺上是驚喜的,也聽得出編曲功力非常地深厚。 畢卡索的情人抽象畫 取 捨 「藝術並不是真理。藝術是謊言,然而這種謊言能教育我們去認識真理」——畢卡索 《家將》這張作品嚴格來說不是一張悅耳的作品(其實聽久了有點吵),甚至大膽的使用了單單噪音及雜訊填滿了專輯的第八首歌〈禁忌〉。 實驗音樂對從小受FingerStyle木吉他音樂洗禮的我來說並不陌生,我也很著迷在探索新的聲響與定義新的流行等嘗試。 捨棄了「討喜」這個偌大的包袱,剩下單純的好奇心與玩心真是一件美好的事。 也許《家將》的價值在貼滿PRICE TAG的市場裡無法被體現,但打著愛台灣的口號唱著聽來心虛的展望及貧乏的和諧,這樣的作品我們實在也不需要更多了。 稍微抽象一點衝突一點的《家將》,我認為反而是更貼近人心的。 分享此文:FacebookTwitter請按讚:喜歡 正在載入...
三牲獻藝/《家將》 這是一個只有台灣可以產出的全新樂種
向藝術獻祭的「三牲」
在聊《家將》這張特別的作品之前,我想先聊三牲獻藝這個團體。
「這是一支只能在台灣長大的樂隊⋯⋯」團內的成員是用一句如此鮮明直白的句子定義自己。
三牲獻藝:一切從藝閣說起。
台灣近三百年廟會歷史中,藝閣上扮演過各式各樣的神話戲劇人物,藉此呈現民間傳說或小說戲曲之故事情節,不但在藝術展演於民間深根發揮力量,更有資訊傳達寓教意義。
身為台灣人,我們開始思考如何挖掘並傳承文化,延續這樣多元展現的創作精神;此次特別邀請音樂圈重量級三大電音製作人與神靈系藝術團隊,各自迥異的風格,搭配傳統文化採集,製作全新的混種作品,並開始一系列的文化長程計劃。
三位成員在音樂中化身為三種祭品,分別代表海、陸、空。
「三牲」是台灣人在祭拜祖先和神靈時使用的神。一般情況下會用三種肉類,分別來自陸地、水生、鳥類。
三位老師揹著一長串看不完的勳章及顯赫的經歷,謙卑的化為獻祭使用的牲畜,將自己獻給音樂、獻給台灣藝術。
也難怪在《家將》這張塞了爆滿電子配器的作品中,依然感受到了非常PURE的土地認同感。
非常貼近音樂內容的專輯封面設計
兼具摩登感與時代感的「家將」
日光燈管的破碎 、大廟辦繞境的嗩吶、拖鞋大方的摩擦,沒有文字的音樂就像是沒有字幕的外文電影,這時你得真把音樂當語言來使訊息量及說服力才有可能飽滿。
大部分曲目的編曲動機對我來說是有點未來感的,與時不時把你抓回來的嗩吶聲形成一個有趣的衝突。
印象中這種嗩吶聲總在我學生時期午休時間的時候會響起,自有一種怡然自得的律動,像極了走起路來老神在在的家將們。
專輯裡我最喜歡的歌是第五首〈無咎〉——大量的運用一些器物破碎或是生鏽的齒輪勉強轉動的聲音搭配一些泛音的對點,感覺像爬在破碎中狼狽地找尋一小部分的完整,在聽覺上是驚喜的,也聽得出編曲功力非常地深厚。
畢卡索的情人抽象畫
取 捨
「藝術並不是真理。藝術是謊言,然而這種謊言能教育我們去認識真理」——畢卡索
《家將》這張作品嚴格來說不是一張悅耳的作品(其實聽久了有點吵),甚至大膽的使用了單單噪音及雜訊填滿了專輯的第八首歌〈禁忌〉。
實驗音樂對從小受FingerStyle木吉他音樂洗禮的我來說並不陌生,我也很著迷在探索新的聲響與定義新的流行等嘗試。
捨棄了「討喜」這個偌大的包袱,剩下單純的好奇心與玩心真是一件美好的事。
也許《家將》的價值在貼滿PRICE TAG的市場裡無法被體現,但打著愛台灣的口號唱著聽來心虛的展望及貧乏的和諧,這樣的作品我們實在也不需要更多了。
稍微抽象一點衝突一點的《家將》,我認為反而是更貼近人心的。
分享此文:
請按讚:
Related Posts
【打疫苗配著聽】好有感覺專輯推薦
最近Covid19的疫苗終於開放18歲以上的民眾意願登記啦,相信跟我一樣年齡層的朋友(我剛滿34,生日快樂), …
分享此文:
請按讚:
Papupicul力挺!台灣的明星夢。
自2018年起由屏東縣政府所舉辦的,〈斜坡上的藝術節〉系列活動之一的〈斜坡上的樂團大賽〉,是一個致力於鼓勵全國 …
分享此文:
請按讚:
祝福﹒生活,紀錄了孫惠玲老師的祝福與感謝之路的美麗專輯
生活,原来是藏着這麼强大的力量,平凡、日常、是根基,「好好生活」是前進的動力! 前兩張專輯,比較多是在生活當中 …
分享此文:
請按讚:
島國的台式藍調、台版的「樂士浮生錄」——《半島民謠 相放伴》
「再唱一段,思想起……」——這首賴西安老師填詞、蘇來老師作曲的校園民歌《月琴》,曾風靡臺灣大街小巷;可大家事否 …
分享此文:
請按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