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聲作品四號
家所在Home
路之所往,人之所願,心之所向
灣聲作品四號
家所在Home
路之所往,人之所願,心之所向
島嶼迴聲《我們在這裡》
臺灣音樂族群風景,從客家音樂出發,接續漢族民謠,河洛歌謠轉折,最後以原住民音樂為終曲。臺灣四大族群的原生歌謠,一窺文化特色,透過音樂忠實記錄島嶼的世代臉譜。
第一樂章 硬頸精神
生存的傳唱、生命力的開嗓
歡慶的年味、日常的山歌、持家的手藝,客家的口傳民謠,融入國樂、交遇爵士、激昂交響,化作島嶼原創首章,昂首與低迴之間,為堅韌的島嶼生命力、澎湃開場。
第二樂章 中原情懷
交響的風箏,牽動想家的線索
山水花鳥、都是鄉情的線索;遠山近水、牽動無盡思念。傳統民謠中的含蓄,藉由交響樂與國樂的層次交替,深藏一甲子的吶喊,慷慨釋放、隨風釋然。
第三樂章 河洛詩篇
農漁社會進行式,人神共舞波麗露
靠天吃飯的人們,感恩的心奏起迎神的曲;島嶼上萬物共生、自然共聲。循著人性的脈絡,酬神謝意融入法國交響舞曲,天人之間、普世共舞,表露無遺。
第四樂章 原民歡唱
跨族系的默契,文明無法翻譯的感動
李哲藝總監自2013年起,每年為「原住民兒童之夜」編曲。涵蓋鄒族、魯凱族、排灣族、阿美族、馬卡道族等族群,發掘許多不為人知的動人旋律,藉由交響樂編寫,傳續原民文化。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評論。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