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起砌於人,終究也荒棄於人;而以「城市」為主題的這張專輯,當然,決定的要素還是人!
常在城市的各個角落觀察各式各樣的人,我發現了人有一種可供分辨其差異的特質,性別?
Are you sure?不,是速度!
謝銘祐:工頭的話
城市起砌於人,終究也荒棄於人;而以「城市」為主題的這張專輯,當然,決定的要素還是人!常在城市的各個角落觀察各式各樣的人,我發現了人有一種可供分辨其差異的特質,性別?Are you sure?不,是速度!
將時間拉長來看,每個人都有其很自我的速度,而且會隨著不同的狀態變化,在個性、表情、舉手投足…中﹐各方面表現各自不同且細膩的速度。這對我這個以音樂創作謀生的人來說是極有趣的,畢竟我的創作離不開人。
人的速度造成或影響了城市的速度:台北比台南快,巴黎比東京浪漫,紐約比曼谷驕傲…。別懷疑,浪漫與驕傲當然與速度有關聯,自己去觀察就明白了。
那,在音樂上要如何表現速度呢?節拍器?太籠統了!我決定以節奏型態來突顯這個部份,甚至每一首歌都可以自行增加不同型態的節奏,畢竟一個城市不可能只有一種速度,更何況住在裡頭陰晴不定的人。一想完這些,專輯就在腦中開始以音符及文字,代替磚頭與鋼筋水泥蓋了起來,甚至已完工了…。
工頭,發想後的這段期間,我是想當然爾的工頭!我開始發包編曲,也就是這音樂城市的建築師們一首首歌的訴求、概念及精神,並單純地相信一切都會照我想像中的「速度」進行著,然後如期完成。But,我沒想到這城裡也住著這麼多的人包括我、編曲、助理、錄音師、player、視覺企劃…等,有人,就會有變數。2004年8月寫好所有歌(花了我半年的時間),年底交編,原訂2005年7月能完成專輯應該是信手拈來的事;但,人真的有旦夕禍福,周遭的工作伙伴有人結婚,有人離婚,有人親人(包括我)患病、受傷、去世,有人機器前所未有地接連出狀況…,一直到擬文案之前,我都還無法確知這城何時能順利建好?抑或該不該繼續搞下去?不過,或許這就是過程,也是這張專輯自我生成的生命,不受制於我這個也很自我的工頭吧!真是好樣的!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評論。
目前沒有評價。